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第11页 / 共47页
第12页 / 共47页
第13页 / 共47页
第14页 / 共47页
第15页 / 共47页
第16页 / 共4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第18页 / 共47页
第19页 / 共47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二章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参照电器所做修改,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第一节 传统点火系统简介,汽车点火系统功用及要求,汽车点火系统功用:,把汽车电源低压电(,12-14V,)转变为高压电(,15-20kV,),并依照发动机各缸做功次序适时的引入气缸内火花塞电极,使之跳火点燃可燃混合气。,发动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1,)产生足够的电压击穿火花塞间隙(击穿电压);,2,)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50-80mJ,)。,3,)点火正时(,各缸点火顺序,和,点火提前角,)适应发动机工况。,点火系统分类,1,、依照控制方式,1,)传统机械触点式点火系统,2,)传统半导体电子(信号触发式)点火系统,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2,、依照配电方式,1,)机械配电(分电器配电),2,)电子配电(无分电器,又称直接点火),当前普遍采用,微机控制电子配电,点火系统。,传统电子点火系统结构及原理,传统电子点火系统结构组成(参照手绘原理图):,1,)低压电源,2,)点火开关,3,)点火线圈,4,)点火控制器,5,)点火信号发生器(与分电器装配在一起),6,)点火提前角调整装置(与分电器装配在一起),7,)分电器,8,)火花塞,传统电子点火,点火线圈,点火线圈功用:,把低压电转变为高压电,俗称“高压包”。,传统电子点火,点火线圈,点火线圈分为开磁路式和闭磁路式:,传统电子点火,点火线圈,当前普遍采用闭磁路式:漏磁少、产生电压高。,传统电子点火,点火控制器,点火控制器功用:,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通断(接受点火信号发生器之信号,切断时产生高压电),又称点火器。,传统电子点火,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信号发生器功用:,周期性产生点火信号并传输给点火控制器,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与分电器装配在一起,由分电器驱动。,传统电子点火,点火信号发生器,霍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原理图:,传统电子点火,点火信号发生器,思考:,发动机一个工作周期,点火信号发生器产生多少个信号方波?,传统电子点火,分电器,分电器功用:,把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依次分配给各缸火花塞,又称配电器,属于机械配电,浪费电能。,传统电子点火,火花塞,火花塞功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入发动机燃烧室内,并在其电极间形成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火花塞性能要求,:(工作条件异常恶劣),1,)绝缘部分绝缘强度足够,能承受高压(,30kV,以上)。,2,)能承受高温(近,2000,),且能承受冷热突变。,3,)能承受强大的气体压力。,4,)电极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传统电子点火,火花塞构造,传统电子点火,火花塞,火花塞自净温度:,落在绝缘体裙部上的汽油立即燃烧而不形成积炭的温度。约,500-750,。低于此温度容易形成积炭,高于此温度容易发生自燃,产生爆震。因此需要火花塞裙部具有良好的热特性。根据热特性不同,火花塞分为“热型”和“冷型”两类。,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传统电子点火的缺陷,传统电子点火系统具有以下缺陷:,1,、由“机电组合”的,点火信号发生器,发出点火信号控制点火控制器,同时由,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等机械装置分别根据,转速,和,负荷,变化调整点火提前角(即点火时刻),具有参考信号不完备,调整精度低等缺点。因此发动机综合性能差。,2,、分电器机械配电严重浪费电能,且配电精度低,现在已不能满足需求。,传统电子点火的缺陷,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原理示意图(机械配电),开关信号,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原理示意图(电子配电),电子配电之双缸同时点火(线圈分配),1,、,4,缸必有一个,无效点火,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原理示意图(电子配电):,电子配电之双缸同时点火(二级管分配),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原理示意图(电子配电):,电子配电之各缸独立点火,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各缸独立点火在发动机高转速时可以有较长的通电时间,点火能量高;且点火线圈数量多,单个发热少,因此性能最优,已得到普遍应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第三节 点火提前角控制,点火提前角概念,点火提前角:,从火花塞开始跳火到活塞运行到上止点的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用以表征点火提前程度。,最佳点火提前角:,保证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综合性能最优的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控制即计算并保证最佳点火提前角。,最佳点火提前角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转速:转速越大、最佳点火提前角越大。,最佳点火提前角影响因素,2,、负荷:负荷越大、燃烧速度越快,最佳点火提前角越小。,最佳点火提前角影响因素,3,、启动与怠速:由于转速很低,最佳点火提前角很小甚至不提前。,4,、爆燃:应用抗爆性差的汽油,应减小点火提前角。,除上述主要影响因素外,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冷却液温度、压缩比、混合气成分、进气压力和温度、火花塞参数、燃烧室形状,等。,点火提前角控制,点火提前角确定:,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又称固定点火提前角,原始设定后存入,ECU,程序,一般为,5,10,。,发动机启动时,采用初始点火提前角。,因为此时转速变化大,进气管压力和流量信号不稳定,无法精确计算点火提前角,此时由启动开关信号和转速信号判断启动状态后,采用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ECU,根据主要影响因素(转速和负荷)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其确定分,“,怠速,”,和,“,正常运行,”,两种情况进行。,1,、怠速时基本点火提前角确定,ECU,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信号(,TDL,),转速信号(,Ne,)及空调开关信号(,A/C,)确定怠速状态下的基本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2,、正常运行时基本点火提前角确定,正常运行时参考转速和负荷两个基本影响因素,通过查预先存储在,ECU,中的,MAP,图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ECU,根据其他影响因素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的部分。,分为暖机修正、过热修正、怠速稳定修正、空燃比反馈修正、,爆震修正,等。,修正点火提前角,1,、暖机修正,怠速暖机时,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高,燃烧速度加快,点火提前角修正逐渐减小。,修正点火提前角,2,、过热修正,冷却液温度过高时,为避免爆震,减小点火提前角。,如为怠速状态,为避免发动机长时间过热,增大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3,、怠速稳定修正,怠速时,由于负荷的变化(例如开启空调)引起发动机转速的波动,,ECU,会根据情况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以稳定怠速。,4,、空燃比反馈修正,在反馈控制时,随着喷油量的修正,会带来转速的波动,此时,ECU,会根据喷油量的变化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点火提前角控制,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第四节 爆震控制,爆震的产生及危害,发动机爆震,正常点火,:从火花塞电极跳火引燃,火焰向远处有序延展。,爆震,:又称“爆燃”,由于特殊原因,燃烧室内有多个起燃点,各燃烧点相互作用并产生强烈的冲击。,爆震是一种不正产燃烧,危害极大。,爆震的表现及危害:,发动机爆震严重时,气缸内发出尖锐的敲缸声(热敲缸),对发动机缸体造成机械损伤,加剧气缸磨损,还会导致冷却液过热,功率下降,油耗上升排放增加等问题。,发动机在一定程度轻微爆震时,反而会增大发动机动力,节省燃油。,爆震的产生及危害,爆震产生的原因,1,、点火提前角过大。,2,、燃烧室积炭过多。,3,、发动机温度过高。,4,、压缩比过大。,5,、空燃比不正确。,6,、汽油辛烷值过低,抗爆性差。,发动机爆震控制即针对,点火提前角,这一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爆震控制,控制依据及原理:,发动机即将爆震或轻微爆震时,动力性、经济性最好。通过爆震控制,使发动机燃烧始终保持在爆震临界点,提高发动机综合性能。(只在中、大负荷时控制),爆震控制系统结构,爆震控制系统结构:,由爆震传感器、,ECU,、点火控制器组成。是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一个“子功能”。,开关信号,爆震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振动频率并判断爆震,将电信号传输给,ECU,,实现爆震控制。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侧面。,压电式共振型爆震传感器,工作原理:,压电效应:某些晶体受到压力后,两个表面产生电荷,进而产生电压的现象。当外力去除后,电压消失。,爆震时气缸振动频率较正常燃烧要高,达到,69kHz,,与传感器固有频率一致,此时出现共振,振幅最大,电压信号最大。,压电式非共振型爆震传感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