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18 十一月 2024,1,税收制度概述(PPT 43页),学习时间:,2015.9-2016.1,(,18,周),学习内容:中国税制(第二版),杨虹,,2012,年,学习重点:流转税:增、消、营;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考试方式:闭卷(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课堂表现,阅读书目:,中国税制(第5版),马海涛,全国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税法,杨斌,税收学,等著作、国、地税局网站,财经,杂志、,税务研究,、,中国税务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如何学习,中国税制,?,1,、既要听课,也务必自己看书。,2,、把握教材,既注重操作,也注重基础知识。,3,、实体法部分必须熟练掌握政策并加以运用,计算题、综合题要实操。,4,、边学边练,功底扎实。,练习来源三方面:教材上例题、随堂练习、辅导书。,5,、注重每个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融会贯通,同一税种:涉及的多项政策,同一纳税人涉及的多个税种,第,1,章 税收制度概述,1.1,税收制度的概念,1.2,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1.3,税收制度的分类,1.4,税制结构,1.1,税收制度概念,1.1.1,税收制度基本概念(了解),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财政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规范。,1.1.1.1,广义的税收制度和狭义的税收制度,1.,广义的税收制度,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国家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以及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2.,狭义的税收制度,国家的各种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税收规定等。,1.1.1.2,广义的税收制度的四个层次,1.,税收法律:,是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分配活动的基本制度。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税收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税收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其职权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活动的实施的规定或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3.,税务规章:,是指根据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国家税务总局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对税务机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税务当事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税务部门规章制定实施办法,4.,税务行政规范:,关于增值税几个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小结,分类,立法机关,签署发布,形式,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主席以主席令发布,法、决定,税收法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立法机关(地方人大及常委会),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条例、暂行条例,税收规章,此处仅指部门规章:国家税务总局,总局局长,办法、规则、规定(转发、批复不算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县级以上税务机关,局领导,多数属于行政解释,1.1.2,税收制度与税法,1.1.2.1,税法的概念,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它是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方面可以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如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等等,1.1.2.2,税收制度与税法的关系(熟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它包括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以及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税法是法学的概念,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税法调整的是税收权利义务关系,而不直接是税收分配关系。,1.1.2.3,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税收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权利主体,征税主体:,以税务(国税、地税)机关为主,还有财政机关、海关。,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权利客体:征税对象: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所得、财产等,税收法律关系内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1.2,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掌握),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简称税制要素,是指构成每一具体税种的必要元素。,基本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其他要素,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收优惠、违章处理等,1.2.1,纳税人,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交税的问题。纳税人是交纳税款的主体。,自然人:法律上成为一个权力和义务主体的普通人,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家交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1.2.2,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指根据什么征税,是征税的标的物,也就是缴纳税款的客体。,课税对象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种税种的主要标志。国家为了实现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目的,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客观经济情况,适时作出课税对象的选择。,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税标准。,【,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课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目的物,计税依据则是在目的物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对目的物据以计算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而计税依据则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是课税对象量的表现。,【,例题,多选题,】,下列税种中,征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不一致的是()。,A.,企业所得税,B.,耕地占用税,C.,车船税,D.,土地使用税,E.,房产税,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是一致的。,税目,含义: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解决课税对象的归类,作用:明确征税范围,;,解决征税对象的归类,(,税目税率同步考虑,-,税目税率表,如:消费税、资源税,),。,分类: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两类。列举税目:是将每一种商品或经营项目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又分为细列举、粗列举),如:消费税。概括税目:是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采用概括方法设计税目(又分为小概括、大概括)。如:营业税。,税源:税的具体经济来源,税收收入的出处,税收负担的归宿,表明纳税人负担能力。,【,课税对象与税源的关系,】,课税对象是据以征税的依据,税源则表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1.2.3,税率(掌握),税率是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反映征税的深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分为以下三种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1.2.3.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1,)形式:产品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有幅度的比例税率;(,2,)特点: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纳税人相对直接负担越轻;计算简便;税额与课税对象成正比。,2.,累进税率:是指同一课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即: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等级,规定不同税率。,多用于收益课税,,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累进方式:额累、率累(,1,)全额累进税率:税收负担不合理,计算简单(,2,)超额累进税率:相对公平,计算复杂,超额累进税率特点: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数量越大,包括等级越多,计算步骤也越多;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不一致,税收负担的透明度较差。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中有三个税目使用此税率。,【,例题,单选题,】,下图为应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图示(数轴代表应税收入),则级距为,1500,至,2000,,速算扣除数为()。,A.250,B.110,C.100,D.15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全额应纳税额,200020%,400,(元),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5005%,(,1000,500,),10%,(,1500,1000,),15%,(,2000,1500,),20%,250,(元),速算扣除数,400,250,150,(元),(,3,)超率累进税率适用于土地增值税(,P295,)(,4,)超倍累进税率,计税基数,是绝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额累进税率,,因为可以把递增倍数换算成递增额,;,计税基数,是相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率累进税率,,因为可以把递增倍数换算成递增率,。,【,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正确的是(),A.,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累进程度缓和,税收负担透明度高,B.,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单,但在累进分界点上税负呈跳跃式,不尽合理,C.,计税基数是绝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率累进税率,D.,计税基数是相对数时,超额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倍累进税率,正确答案,B,3.,定额税率(,1,)含义:根据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计量单位可以是重量、数量、面积、体积等。(,2,)目前使用: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消费税中部分应税消费品、资源税中部分资源产品。(,3,)基本特点:税率与课税对象的价值量脱离了联系,不受课税对象价值量变化的影响。适用于对价格稳定、质量等级和品种规格单一的大宗产品征税的税种。由于产品价格变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因此,产品的税负就会呈现累退性。,4.,税率的其他形式(三组)(,1,)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熟悉名义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指实际负担率,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税额占其课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通常:名义税率实际税率原因:(注意多选题)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可能不一致;税率差异;减免税的使用;偷漏税;错征税款。,(,2,)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边际税率是指再增加一些收入时,增加的这部分收入所纳税额同增加收入之间的比例。平均税率是指全部税额与全部收入之比。关系: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而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大于,平均税率。边际税率的提高会带动平均税率的上升,(,3,)零税率与负税率,零税率是以零表示的税率,是免税的一种方式,表明课税对象的持有人负有纳税义务,但不需缴纳税款。,负税率是指政府利用税收形式对所得额低于某一特定标准的家庭或个人予以补贴的比例。,1.2.4,纳税环节(了解),纳税环节是指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1.2.5,纳税期限(了解),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交纳税款的法定期限。每一个税种都要明确规定纳税期限,这是由税收的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所决定的。,1.2.6,税收优惠(了解),税收优惠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运用税收政策在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中给予特定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各种优待的总称。,狭义的税收优惠是指减税和免税,所谓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份税额;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广义的税收优惠是指减税、免税、优惠税率、出口退税、加速折旧、税项扣除、投资抵免、亏损弥补、税额抵扣、税收抵免、税收饶让等减轻或免除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税收负担的优待规定。,【,提示,1】,减税指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指免征全部税款。,【,提示,2】,减免税权限:减免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的,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按照税收优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税基优惠、税率优惠和税额优惠三种:,1.,税基式优惠。,税基式减免使用最广泛,即: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减免税。具体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跨期结转等。,【,区分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征税的起点。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2.,税率式优惠。,税率式优惠是指直接通过降低税率的方式实行的税收优惠。如重新确定税率、选择其他低税率、零税率以及关税的暂定税率等。,3.,税额式优惠。,税额式减免是指直接通过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行的税收优惠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最新DOC

最新PPT

最新RAR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3392350380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09002号-6